期刊简介
《中医健康养生》(月刊)创刊于2015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的健康养生刊物。杂志社负责人表示,中医养生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杂志将紧紧把握住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中医药行业唯一权威媒体平台,整合顶极专家资源,依靠具有中医药和新闻专业双重知识背景的高水平采编队伍,顺应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在中医、健康和养生领域重建与读者的信任对话,坚持品质,避免流俗,以权威正道为第一宗旨,以正确引导人民群众提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己任,真正服务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推动让中医养生重归中国人的生活。 《中医健康养生》在编排上,杂志设置了封面报道、养生汇、治未病和大健康4大板块,旨在突出权威性、实用性、服务性,从四季养生、情志哲理养生、动静养生、饮食养生等入手,揭开养生迷雾,还原养生真相,并注重中医特色防治方法,诚心正意推荐真权威、真专家、真方法,同时深耕大健康产业,服务亚健康人群,扶植和推动健康产业成长,真正在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以及养老、旅游等领域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成为适应“大健康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医药宣传的又一块权威媒体阵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药报社
出版部门: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902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CN10-1279/R
邮发代号: 80-10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药报社
- 国际刊号:2095-9028
- 国内刊号:CN10-1279/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中医健康养生》(月刊)创刊于2015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的健康养生刊物。杂志社负责人表示,中医养生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杂志将紧紧把握住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中医药行业唯一权威媒体平台,整合顶极专家资源,依靠具有中医药和新闻专业双重知识背景的高水平采编队伍,顺应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在中医、健康和养生领域重建与读者的信任对话,坚持品质,避免流俗,以权威正道为第一宗旨,以正确引导人民群众提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己任,真正服务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推动让中医养生重归中国人的生活。 《中医健康养生》在编排上,杂志设置了封面报道、养生汇、治未病和大健康4大板块,旨在突出权威性、实用性、服务性,从四季养生、情志哲理养生、动静养生、饮食养生等入手,揭开养生迷雾,还原养生真相,并注重中医特色防治方法,诚心正意推荐真权威、真专家、真方法,同时深耕大健康产业,服务亚健康人群,扶植和推动健康产业成长,真正在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以及养老、旅游等领域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成为适应“大健康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医药宣传的又一块权威媒体阵地。
一、养生汇:面向社会大众,刊载权威好用的养生知识和方法
1.生生之道:权威专家谈四季养生。
2.静心斋:重点关注中医情志养生,解决现代人心理健康问题。
3.哲理养生:中医药文化、佛道儒等哲理养生内容。
4.名人坊:古今中外社会名人的养生故事、养生感悟、养生方法。
5.养生真相:对有歧义的热点养生理念方法等正本清源。
其他:养生动起来、吃健康、生活中医等。
二、治未病:面向亚健康人群,注重中医防治疾病和特色方法
1.名医说: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结合防病治病等谈养生保健。
2.问健康:时下最关注的健康问题或读者提及最多的问题,请各权威医生进行解答。
3.慢病有方:中医防治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理论和方法。
4.自我“把脉”:介绍自我诊断的技巧、方法等。
5.我的一招:介绍防治疾病的真验方、真方法。
其他:两性健康、育儿经、颐年课堂等。
三、大健康:面向中医健康产业从业者,交流大健康行业发展经验
1.健康产经:健康养老养生相关产业的行业分析、解读趋势,产业新知商机等。
2.生态旅游:围绕养生旅游谈各地特色。
3.医馆:全国各类有特色、好口碑、知名度高的医馆、会所等。
4.读书时光:各类养生保健好书推荐及书评。
5.点墨轩:和中医养生有关的散文、随笔,琴棋书画、闻香品茗等内容。
其他:特色保健、测评、信息等。
要求:来稿字数在1500~3500字为宜,上不封顶,望符合中医理论,方法实用,行文流畅,须为原创。单张图片需在(1.5M及以上),具体欢迎先与编辑沟通。
-
对话顾植山从五运六气说华夏文明
如何界定文化与文明1记者:古有伏羲—天皇?神农—地皇?黄帝—人皇“三皇”之说?伏羲比黄帝早得多,我们常讲五千年文明,五千年是从炎帝和黄帝时代起算的?为什么不把文明的源头定于更早的伏羲而要定在炎黄时代?......
作者:柴玉 刊期: 2018- 01
-
馔花饮酒沐春风
鲜花入菜在中国历史久远,人类在寻求天然食品的实践中,很早就发现了花卉菜肴既芳香美味,又营养丰富,兼备食用方便和祛病强身的特色.......
作者:聂宏 刊期: 2017- 03
-
痧疗起死回阳术 上下五千年
痧疗是传统刮痧、扭痧、拍痧等技术的总称,操作简便、疗效显著,规范操作无毒副作用.近年来,在治病防病、美体减肥、消除疲劳等方面广泛应用.还有人为痧疗写了首小诗:冰肌挂露凝玉葩,粉背新描小桃发.色如唇红情似火,心上有爱自开花.......
作者:胡广芹;邓益群 刊期: 2018- 04
-
仅头部汗出,为什么?
高先生:我30多岁了,一到夏季,头部特别易出汗,如果吃辣的、温热的食物,头部就会汗流不止,较常人为多,但身上不出汗.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什么可控的办法吗?答: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如天气炎热和运动量过大时的多汗属于生理现象.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前兆之一,应引起重视.中医关于汗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指出:“阳加于阴谓之汗”,换言之中医......
作者:邵燕燕 刊期: 2016- 08
-
楚辞余韵溯医踪 ——屈原诗赋与医药养生
战国时代,位于江汉流域的楚国,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诗赋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楚辞的代表.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洋溢着爱国忠君的热烈感情,还有着丰富的医药养生知识.......
作者:李良松 刊期: 2017- 05
-
醉酒伤肝,可用灵芝孢子粉分解酒精
饮酒在中国是一种文化.但是喝醉了后,身体会受到伤害,一次大醉,相当于患了3次肝炎.如果一定要应酬,可通过服用灵芝孢子粉来护肝和解酒,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方式.灵芝味甘性平,入心经,能补心血、益心气、安心神,故可用治头晕,保护肝脏、体倦神疲、食少等症.《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有解百毒的作用.现代临床研究发现,灵芝可以清除血中毒素,对受损的肝脏细胞起修复营养的作用;能帮助人体快速分解出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
作者:柴玉 刊期: 2019- 03
-
甘温补虚小建中汤
药性甘温,能补虚小建中汤是中医学中的一张名方,出自我国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用于治疗中焦脾胃虚寒,以致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的病症.其药物组成有饴糖一升(30克)、桂枝三两(9克)、白芍六两(18克)、炙甘草一两(6克)、生姜三两(9克)及大枣十二枚(30克).......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17- 09
-
石氏音乐颈项平衡操
石氏音乐颈项平衡操是在国医大师、石氏伤科代表性传承人石仰山教授的指导下创编而成的音乐导引功法.它将传统古代导引术与石氏伤科论治颈椎病的特色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五行学说的五音与五脏、五体的关系设计了悦耳动听的音乐,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锻炼和放松身心、预防疾病、保健康复.......
作者:邱德华 刊期: 2016- 08
-
灸感探究
艾灸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同流派百花齐放,各有特点,是传统中医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灸法虽易学易用上手快,但要取得不错的疗效也有很多讲究.除艾条的产地、采收、储藏、绒比、配方、大小、制作、年份等条件外,随着灸法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灸具的应用不断总结和创新,发挥其替代手持灸条,聚能聚气,与施灸穴位点对点,温度高低可微调,明火微烟等优势,大大推动了中医艾灸疗法的传承、应用、发展和推广.......
作者:张丹峰 刊期: 2018- 11
-
运动护具, 适合自己才是对的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运动大军,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但是,人们在运动时难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受伤.因此,很多人认为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运动护具,可以很好地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真的是这样么?......
作者:韩静 刊期: 201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