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医健康养生》(月刊)创刊于2015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的健康养生刊物。杂志社负责人表示,中医养生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杂志将紧紧把握住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中医药行业唯一权威媒体平台,整合顶极专家资源,依靠具有中医药和新闻专业双重知识背景的高水平采编队伍,顺应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在中医、健康和养生领域重建与读者的信任对话,坚持品质,避免流俗,以权威正道为第一宗旨,以正确引导人民群众提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己任,真正服务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推动让中医养生重归中国人的生活。 《中医健康养生》在编排上,杂志设置了封面报道、养生汇、治未病和大健康4大板块,旨在突出权威性、实用性、服务性,从四季养生、情志哲理养生、动静养生、饮食养生等入手,揭开养生迷雾,还原养生真相,并注重中医特色防治方法,诚心正意推荐真权威、真专家、真方法,同时深耕大健康产业,服务亚健康人群,扶植和推动健康产业成长,真正在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以及养老、旅游等领域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成为适应“大健康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医药宣传的又一块权威媒体阵地。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24 10:53:53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原《广西中医学院学报》)是广西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省级中医药科技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5-1391/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4441,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反映我院及区内外中西医药科研、临床与教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信息。内容涉及中医、西医及其他学科,开设有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药学研究、医学检验、名医经验、护理园地、中医药产业、教学研究与管理等栏目。本刊既是名老中医、专家学者的讲台,又是中医药新秀的园地。热诚欢迎国内外中西医药工作者投稿。来稿具体要求如下:
1、文稿须注意科学性,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资料可靠、统计准确、语言流畅。
2、论文字数以5000字左右为宜,论著文章在正文前要求有中、英文结构式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及3~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使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医药学主题词范畴表》和《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简称MeSH)、《医学主题词树形结构表》(MeSH Tree Structures)内所列的词。文章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目下写清作者姓名、单位、所在城市及邮编。
3、来稿请用打印稿(正文以小4号宋体,1.5倍行距排版)或发E-mail,手写稿之文字和表格、公式的数字符号务必书写清楚。各级标题一律顶格,如一级标题为:1 ×××,二级标题为:1.1 ×××,三级标题为:1.1.1 ×××,一般不超过四级,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
4、请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规范汉字,中医术语、中药药名以全国统一通用名为准(可注拉丁学名)。度量衡单位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中药剂量用“g”表示,不用克或钱,文中年代、年月、数量等用阿拉伯数字,表格一律用三线表且标明表序及标题。
5、正文的引用文献出处号码要用方括号标示于引用处的右上角,如方某某[1]。临床论文中疾病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务必在参考文献中注明。参考文献格式要求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例如专著及期刊的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如下:
[1]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1-12.
[2]黄瑾明,邓秋妹,陈永红,等.不同穴位组对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证的作用.中医杂志,1998,39(3):149-150.
6、来稿研究内容属于各级基金资助项目或课题的,须在首页脚注注明课题类别名称和课题编号,且附上立项证明复印件。临床论文、实验论文均需完成单位证明材料属实。
7、投稿时请提供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或学位、研究方向等)。为能及时与作者联系,请在稿件上写明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稿件录用与否,本刊一般收稿后2个月左右给予答复。
8、来稿文责自负,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性修改、删节权,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时注明。凡投本刊的稿件,本刊对文稿即拥有专有使用权,任何转载、翻译或结集出版均需事先得到本编辑部的书面许可。切勿一稿多投,作者的稿件若已被他刊录用请及时与我刊联系。
9、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书生数字期刊》,若来稿不同意入编者,请在稿件上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