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期刊简介

               《中医健康养生》(月刊)创刊于2015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的健康养生刊物。杂志社负责人表示,中医养生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杂志将紧紧把握住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中医药行业唯一权威媒体平台,整合顶极专家资源,依靠具有中医药和新闻专业双重知识背景的高水平采编队伍,顺应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在中医、健康和养生领域重建与读者的信任对话,坚持品质,避免流俗,以权威正道为第一宗旨,以正确引导人民群众提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己任,真正服务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推动让中医养生重归中国人的生活。 《中医健康养生》在编排上,杂志设置了封面报道、养生汇、治未病和大健康4大板块,旨在突出权威性、实用性、服务性,从四季养生、情志哲理养生、动静养生、饮食养生等入手,揭开养生迷雾,还原养生真相,并注重中医特色防治方法,诚心正意推荐真权威、真专家、真方法,同时深耕大健康产业,服务亚健康人群,扶植和推动健康产业成长,真正在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以及养老、旅游等领域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成为适应“大健康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医药宣传的又一块权威媒体阵地。                

国内核心期刊难发表,试试发"EI"

时间:2024-04-29 15:07:55

在学术界,我们都知道国内核心期刊对于作者的资质要求极为严格,这使得许多高职单位的老师难以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但有一个被广大研究者所推崇的发表平台——“EI”,它为广大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舞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了解下EI的各个方面。

1. EI论文的定义

EI,全称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是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权威创办的。它每年都会摘录约3000种世界工程技术期刊,此外还包括会议文献、图书、技术报告以及学位论文等内容。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工程学科和活动领域的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EI与SCI、ISTP并列为世界三大著名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成为了国际公认的科学统计与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EI收录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类:会议论文集和期刊,我们常称之为EI会议和EI源刊。

2. EI论文的发表难易程度

对于EI源刊来说,由于其对论文的学术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审核的周期也更长,通常需要2-6个月,甚至更久。因此,其发表难度相对较大。而EI会议的审稿标准则相对宽松一些,审稿周期大约在1周到1个月之间,所以更容易被发表。从难度上来看,EI源刊的发表难度明显大于EI会议。但也要注意,某些顶级的学术会议,其发表难度并不亚于EI源刊和SCI。

3. EI论文的价值评估

从整体来看,EI源刊的学术价值通常高于EI会议。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EI会议论文的质量差异较大,既有高质量的研究,也有一些相对平庸的作品。所以,虽然从整体上看EI源刊的价值高于EI会议,但某些高质量的EI会议论文的价值可能会超过一些EI源刊。

4. 如何检索EI论文

当我们想要检索EI论文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对于EI源刊,其检索类型为JA,也称为EI(JA),这里的JA代表的是Journal Article;而对于EI会议,其检索类型为CA,也叫作EI(CA),其中的CA表示Conference Article。

5. EI论文的出版方式

EI源刊是以期刊的形式出版的,每一种正式发行的EI期刊都会有一个国际期刊号,即ISSN号。而EI会议则是通过论文集的形式出版的,它属于图书出版的范畴。有些学术会议在会前就会出版论文集,会后则不再出版;但也有些会议是在会后正式出版论文集的,这样的论文集会有出版社和ISBN号,但肯定不会有国际期刊号。

6. 学术界对EI论文的认可度

在多数高校和研究单位中,EI源刊通常会被划分为A或B等级,而EI会议则多被划分为C或D等级。这明显反映了学术界对于期刊和会议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在各种评价和奖励机制中,它们的加分和奖励也会有所不同。

7. 发表EI论文的流程

如果你想在EI会议上发表论文,那么你需要经历以下流程:投稿→审稿→返修→终审→录用→缴费→参会→见刊→检索。而对于EI源刊,流程则稍有不同:投稿→审稿→返修→终审→录用→出刊→检索。值得一提的是,对于EI会议,作者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加会议,这不会影响到论文的出版和检索。但参加这样的学术会议,与众多学术大咖交流,无疑会为研究者带来很多启发和收获。

8. 发表EI论文的好处

对于那些希望保研的同学来说,发表EI会议论文不仅周期短,而且难度相对较小。此外,无论是考博还是申请留学,拥有EI论文都会为你增添不少分量,其性价比非常高。

9. EI会议与EI源刊之间的区别


国内核心期刊难发表,试试发

总的来说,EI会议和EI源刊各有其特点和优势。EI会议更注重时效性和交流性,而EI源刊则更注重论文的深度和广度。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