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医健康养生》(月刊)创刊于2015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的健康养生刊物。杂志社负责人表示,中医养生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杂志将紧紧把握住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中医药行业唯一权威媒体平台,整合顶极专家资源,依靠具有中医药和新闻专业双重知识背景的高水平采编队伍,顺应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在中医、健康和养生领域重建与读者的信任对话,坚持品质,避免流俗,以权威正道为第一宗旨,以正确引导人民群众提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己任,真正服务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推动让中医养生重归中国人的生活。 《中医健康养生》在编排上,杂志设置了封面报道、养生汇、治未病和大健康4大板块,旨在突出权威性、实用性、服务性,从四季养生、情志哲理养生、动静养生、饮食养生等入手,揭开养生迷雾,还原养生真相,并注重中医特色防治方法,诚心正意推荐真权威、真专家、真方法,同时深耕大健康产业,服务亚健康人群,扶植和推动健康产业成长,真正在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以及养老、旅游等领域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成为适应“大健康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医药宣传的又一块权威媒体阵地。
不小心发了套刊,职称评审会被禁评三年,如何避坑呢?
时间:2024-06-06 09:56:07
在学术的世界里,论文发表无疑是衡量学者研究实力和学术成就的重要标尺。不论是孜孜求学的学生,还是传道授业的教师,亦或是其他领域的探究者,都深知每一次论文的发表都凝结了无数的心血与努力。从最初的选题构思,到笔耕不辍的撰写,再到最后的投稿等待,每一步都需谨慎而行,因为这其中充满了未知与变数。特别是在选择期刊投稿这一环节,更是需要十二分的审慎与明智。
在这个信息繁杂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提防那些不那么透明的期刊类型,因为不少中介并不会对作者坦诚相待,甚至有的还会故意混淆视听。
(一)电子期刊的迷思
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作为期刊发行的两大形式,各有特点。电子期刊虽起源于网络,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没有实体存在。事实上,很多电子期刊也会推出纸质版。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电子期刊与“无实体”划等号。
在推荐电子期刊时,一些中介往往会选择性地隐瞒信息,只有在作者主动询问时才会透露真相。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电子期刊的质量就一定低劣,相反,有些电子期刊的学术水平相当高,甚至被知名数据库收录。但问题在于,市场上存在着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电子期刊,甚至有些单位因为担忧其质量而将电子期刊一概拒之门外。
(二)假刊的陷阱
假刊和套刊虽然常被相提并论,但它们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假刊,顾名思义,就是并不存在的期刊。它们往往由某些机构或公司凭空捏造,通过精美的网站和吸引人的刊名来诱骗作者投稿。这些假刊的名字听起来往往非常诱人,而且收费低廉,因此在一段时间内竟然也能风生水起。
(三)套刊的诡计
相比之下,套刊则更加狡猾。随着各单位对期刊真实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套刊应运而生。它们会利用已有的知名期刊的刊名和影响力,在另一个平台上重新包装出版。这些套刊在内容上可能与原版期刊大相径庭,但刊名却如出一辙,极具迷惑性。有的套刊会整本替换稿件,有的则只会部分替换或增加稿件,然后重新排版印刷寄给作者。这种刊物极难分辨真假,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套刊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了避免上当受骗,我们只需牢记一点:凡是仅限于特定平台收录的期刊,都应视为套刊。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全盘否定这些期刊的发表价值,也不是要指责那些推荐这些期刊的中介。我只是希望作者们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所投稿的期刊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作为从业者,我始终认为,告知作者所有可能的风险和情况是我们的责任。而最终的决定权,永远应该掌握在作者自己的手中。这需要作者们在了解所有必要信息后,做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