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期刊简介

               《中医健康养生》(月刊)创刊于2015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的健康养生刊物。杂志社负责人表示,中医养生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杂志将紧紧把握住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中医药行业唯一权威媒体平台,整合顶极专家资源,依靠具有中医药和新闻专业双重知识背景的高水平采编队伍,顺应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在中医、健康和养生领域重建与读者的信任对话,坚持品质,避免流俗,以权威正道为第一宗旨,以正确引导人民群众提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己任,真正服务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推动让中医养生重归中国人的生活。 《中医健康养生》在编排上,杂志设置了封面报道、养生汇、治未病和大健康4大板块,旨在突出权威性、实用性、服务性,从四季养生、情志哲理养生、动静养生、饮食养生等入手,揭开养生迷雾,还原养生真相,并注重中医特色防治方法,诚心正意推荐真权威、真专家、真方法,同时深耕大健康产业,服务亚健康人群,扶植和推动健康产业成长,真正在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以及养老、旅游等领域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成为适应“大健康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医药宣传的又一块权威媒体阵地。                

2025医疗评审大变革,职称晋升新机遇!

时间:2024-12-12 10:58:28


1733975357815123.jpg

在医疗领域,人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医疗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更新。2025年度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的全新变革,标志着我国医疗人才评价机制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旨在更加科学、公正地评价医疗人才,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次变革的核心在于构建以临床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这一转变是对传统评价体系的一次重大革新。在过去,医疗人才的评价往往过分依赖于论文发表数量、科研项目等硬性指标,这种“五唯”的评价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但忽略了医生最核心的职责——临床实践能力的考量。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指出,构建以临床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医疗人才评价体系,破“五唯”立“五重”,势在必行。这意味着未来的评价体系将更加注重医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患者的满意度,而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数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的评价体系将涵盖医德医风、临床实践、科研带教、公共卫生服务等多个维度。这样的多维度评价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一个医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公正。例如,医德医风是衡量医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临床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科研带教能力体现了医生在专业领域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公共卫生服务则考察医生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对能力。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新的评价体系将合理确定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不同专业岗位人才评价的重点。这意味着评价标准将更加灵活多样,不再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特点和医生的专业特长进行个性化评价。例如,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可能会更加注重其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能力;而对于大型医院的专家,则可能更加重视其在疑难病症诊治和高水平科研方面的贡献。

新的评价体系还强调了评价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通过建立健全的评价监督机制,确保每一名医生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下接受评价,每一份评价结果都能够经得起考验。这不仅能够激发医生的工作热情,还能够提高整个医疗行业的信誉度和公信力。


2025年度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的变革,是我国医疗人才评价体系的一次重要调整。它不仅有助于选拔出真正有实力、有潜力的医疗人才,还能够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在这一新征程中,每一位医疗工作者都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